装修工人受伤主张赔偿,是劳务关系还是承揽关系?

在装修行业中,工人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受伤工人应该如何主张赔偿?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劳务关系与承揽关系的区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一、劳务关系与承揽关系的基本定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劳务关系和承揽关系的基本定义。劳务关系:指的是工人在雇主的指挥下,提供劳务,并由雇主支付报酬。这种关系通常存在于长期、固定的雇佣关系中。承揽关系:则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承揽人以自己的技能、工具和劳力独立完成工作。二、如何区分劳务关系和承揽关系?在实际生活中,要区分劳务关系和承揽关系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判断的标准……

Posted on

离职时与公司约定双方“再无争议”“互不追究”,还能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吗?

在职场生涯中,离职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之一。而在离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签订一份所谓的“再无争议”、“互不追究”的协议。这份协议通常意味着员工与公司在劳动关系结束时,同意不再互相追究任何责任。但是,如果离职后发现公司没有为你缴纳社保,这样的协议是否会影响你要求公司补缴社保的权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社保缴纳的法定义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定义务。这意味着,无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有什么样的约定,都不能免除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的责任。二、离职协议的效力。虽然离职时签订的“再无争议”、“互不追究”协议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双方的行为,但在涉及到法定责任时……

Posted on

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后被拒发工资怎么办?

在职场生涯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导致停工停产,这时候员工们就面临着工资发放的问题。那么,如果公司因为非劳动者的原因停工,并且拒绝发放工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法律规定。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如果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超过了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但劳动者仍然提供了劳动,那么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没有提供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二、实际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的具体执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江苏规定,如果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但劳动者提供了劳动,企业应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Posted on

离职后,个人微信号要返还吗?

在不少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员工可能会用个人微信号来进行店铺宣传、招揽客户等工作相关活动。这样一来,个人微信号就不仅仅是私人的社交工具,还成为了公司的营销渠道。于是,当员工离职时,关于这个微信号的归属问题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根据《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只是获得了账号的使用权。而从法律角度来看,微信账号作为一种网络虚拟财产,其权属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意味着,在员工离职后,是否需要返还个人微信号,并没有统一的法律依据。不过,在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于此类案件的判决有所不同。比如,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法院在处理一起类似案件时认为,虽然合同中约定了离职后需返还微信号,但鉴于该微信号是由员工个人注册并实际控制使用的,且在离职时已经将相关客户信息移交给公司,因此判决……

Posted on

单位支付了经济补偿,还要给“代通知金”吗?

在劳动关系中,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常常会涉及到经济补偿金以及“代通知金”的问题。这两种费用虽然都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但它们的性质和适用条件却不尽相同。那么,如果单位已经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是否还需要支付“代通知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一、什么是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主要是针对劳动合同解除时,给予劳动者的一定数额的金钱补偿。它是基于劳动者在单位服务年限的一种补偿,用以弥补劳动者因失去工作而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二、什么是“代通知金”?“代通知金”是指当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未提前……

Posted on

拖欠农民工工资,包工头和分包单位谁担责?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蓬勃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那么,当农民工遭遇工资被拖欠时,究竟应该找谁来承担责任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一、问题概述。农民工兄弟们辛辛苦苦在工地上工作,最怕的就是工资被拖欠。有时候,工程完工了,工资却迟迟不到位。这时候,找包工头吧,他说没钱;找分包单位吧,又说这事儿跟他们没关系。那到底谁应该为农民工的工资负责呢?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有几个责任主体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包工头:直接雇佣农民工干活的包工头,理应承担支付工资的直接责任。分包单位:如果分包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包工头,那么分包单位就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总包单位:总包单位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有义务监督分包单位的用工和工资发放情况。如果发生拖欠……

Posted on

公司规定离职者不予发放业务提成,有效吗?

在职场中,业务提成往往被视为努力工作的回报之一。然而,有时当员工离职时,公司会以内部规定为由,拒绝发放未结算的业务提成。这样的规定到底有没有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背景介绍。张先生是一位公司的项目经理,他在职期间负责过两个项目的招商业务。然而,在第二个项目中出现了工作失误,导致他与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此时,张先生要求公司发放第一个项目的风险质保金(也就是业务提成),但公司却以内部规定为由拒绝发放。二、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约定无效。业务提成是劳动报酬的一部分,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约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三、案例分析……

Posted on

员工离职,留下微信再走?

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企业和员工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尤其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微信不仅是与客户交流的工具,更是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渠道。但是,当员工离职时,关于是否应该留下工作微信账号的问题,往往成为了一个棘手的话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的一些常见情况及其解决方案。一、微信账号的性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即微信账号的性质。虽然从技术上讲,微信账号的使用权归属于腾讯公司,但就日常使用而言,账号的控制权通常是由注册者或常用者掌握。对于工作微信账号来说,虽然它可能是以个人名义注册的,但它主要用于公司的业务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二、法律视角。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的工作微信账号是基于职务行为而注册的,那么这个账号的使用权应当属于公司。一旦员工离职……

Posted on

大学生暑假期间兼职送外卖,不料送货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谁担责?

暑假来临,很多大学生会选择兼职来赚取一些生活费。其中,送外卖是一项比较受欢迎的工作。然而,在送餐的过程中,有时会意外地发生交通事故。那么,如果在送外卖期间发生了交通事故,究竟谁应该承担责任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一、案例背景。最近,就有这么一位大学生小陈,在暑假期间兼职送外卖。一天,他在送餐途中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一位公交车司机李某驾驶的车辆与非机动车护栏以及人行道内的树木发生碰撞,导致护栏偏移,进而撞到了正在辅道内正常驾驶二轮电动车的小陈,造成小陈受伤及车辆受损。二、责任认定。在这起事故中,当地交警部门经过调查,认定公交车司机李某负全部责任,而小陈则无责任。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小陈作为受害者,他的损失该如何赔偿呢?……

Posted on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约定"放弃经济补偿金,有效吗?

在职场生涯中,难免会遇到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这时,双方往往会签订一份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有些用人单位会在协议书中加入一项条款,即劳动者同意放弃经济补偿金。那么,这样的约定是否有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一、法律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原则上应当被认定为有效。但是,这一协议必须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形。二、约定的有效性。显失公平:如果劳动者在……

Posted on

“线上加班”怎么算?

在数字化办公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很多职场人士发现自己即便是下班了,似乎也没有真正“下班”。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线上加班”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么,如何界定“线上加班”,以及“线上加班”应该怎么计算加班费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一、什么是“线上加班”。所谓“线上加班”,一般是指员工在非工作时间,利用网络工具(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这类加班往往发生在员工家中或其他非工作场所,具有一定的居家化、碎片化特征。二、“线上加班”如何界定……

Posted on

买不到返程车票不能按时上班,算旷工吗?

春节期间,人们纷纷踏上归途,与家人团聚。然而,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返程高峰也随之而来。在这个时候,买不到返程车票成了许多人面临的一大难题。那么,如果因为买不到返程车票而不能按时回到工作岗位,这会被算作旷工吗?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旷工通常是指员工未经批准而擅自不上班的行为。但是,如果因为非主观原因(如天气、故障等原因)导致列车、航班停运,这种情况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所致,通常不被视为旷工。二、实际情况……

Posted on

包工头雇佣的务工人员发生工伤事故,承包公司要承担工伤责任吗?

在建筑行业里,包工头雇佣务工人员进行施工是一种常见的方式。然而,一旦这些务工人员在工作中受伤,是否应该由承包公司来承担工伤责任呢?这其实是一个涉及多方权益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一、法律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如果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而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在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那么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应当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即便务工人员是被包工头直接雇佣的,但如果包工头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那么承包公司将业务交给包工头的行为属于违法分包,承包公司仍然需要对务工人员的工伤事故负责。二、实际案例……

Posted on

快递员上班不到半个月发生车祸,未签劳动合同能否认定为工伤?

最近,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关于快递员刘某的工伤认定案件。刘某在快递公司上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在取件途中遭遇了车祸。由于刘某并未与快递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快递公司质疑刘某是否属于其员工,进而质疑其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工伤。那么,像刘某这样的情况,究竟应该如何认定呢?一、案件背景。刘某通过微信了解到快递公司的招聘信息,并在与公司负责人简单沟通后,开始在快递点从事分拣、取件等工作。不幸的是,在短短十几天后,刘某在外出取件的过程中与一辆小型客车发生了碰撞,导致身体多处受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二、工伤认定过程。事故发生后,刘某向当地人社局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人社局经过调查,认定刘某受到的事故伤害为工伤。快递公司对此决定表示不满,认为刘某与公司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因此……

Posted on

员工居住在单位附近,怕迟到,多次家中打卡,能否解除劳动关系?

打卡上下班已经成为很多公司管理员工考勤的重要手段。然而,有些员工为了不迟到,选择在家中打卡,这种做法是否会被公司视为违规?公司是否有权因此解除劳动关系?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案例背景。最近,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居住在单位附近的员工,为了避免迟到,多次选择在家中打卡。最终,这位员工因多次在家中打卡被公司发现,公司依据其内部规定解除了与他的劳动关系。该员工不服,将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合同的经济赔偿金。二、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在上述案例中,公司有明确的《员工手册》和《考勤管理规定》,规定迟到和早退的标准,并且明确规定一年内累计旷工三次或者五天的,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这些规章制度不仅……

Posted on

女职工孕期遭解雇,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现代社会,保护女性权益尤其是职场女性权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女职工在怀孕期间遭遇不公平对待,甚至被解雇。那么,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法律保护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受到特别的法律保护,用人单位不得无正当理由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这意味着,除非女职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存在其他法定情形,否则在上述期间内,用人单位是不允许解雇她们的。二、赔偿责任的界定……

Pos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