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自愿约定的高利息,法院会支持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的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具体来说,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是不受保护的。这意味着,如果你们约定的利息过高,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这部分利息就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拒绝支付。什么算“高利息”?那么,到底多高的利息才算是“高利息”呢?这里有个明确的标准……

Posted on

微信电子借条是否有效?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微信、支付宝等平台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不仅通过这些平台转账,还会用它们来借钱给别人。但问题来了:如果在微信上签订了“电子借条”,这种形式的借条真的有效吗?万一将来需要法律支持,它能站得住脚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电子借条的合法性……

Posted on

民间借贷约定的利息,如何核算才合法?

民间借贷是生活中常见的资金往来方式之一。无论是朋友之间的小额借款还是生意伙伴之间的大额融资,利息的约定和计算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确保你设定的利息既合理又合法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一、法律规定根据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有明确的规定:司法保护区:年利率不超过24%的区域。如果你跟借款人约定的利率在这个范围内,那么恭喜你,这是完全受法律保护的,法院会支持你按照这个利率收取利息。……

Posted on

个人合伙散伙后对合伙期间的债务如何承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朋友或亲戚决定一起做点生意,成立个人合伙。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合伙都能一直顺利地走下去,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合伙人可能会选择散伙。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合伙散了,之前合伙经营时欠下的债务应该由谁来还呢?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合伙人的连带责任……

Posted on

“利滚利”的约定能否获得法院支持?

在民间借贷中,“利滚利”这个词大家可能不陌生。简单来说,就是借出去的钱,到期没还上的利息又变成了新的本金,再继续计算利息。听起来好像很划算,但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如果发生了纠纷,法院会支持这样的约定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问题。什么是“利滚利”?“利滚利”,也叫复利,指的是在借贷关系中,出借人将借款人到期应付而未付的利息计入本金再计算利息。也就是说,除了最初的本金要计算利息外,在每个计息期产生的利息也会成为生息的基础,再生利息。比如你借给朋友10万元,年利率是……

Posted on

婚前财产交嫂子保管,嫂子去世后继承人拒绝返还,法院判了!

故事发生在湖南省桂阳县。卢某为避免自己婚前的29万元个人存款因结婚而与夫妻共同财产发生混淆,决定将其存入嫂子陈某不常使用的医保卡账户中,并明确告知陈某这笔钱需要与其他款项区别对待。然而,不幸的是,2022年12月,陈某因病去世。随后,当卢某想要取回这笔钱时,却遇到了麻烦——陈某的法定继承人拒绝返还这笔存款。法院判决……

Posted on

13年前的借款,还能要回来吗?法院:已过诉讼时效!

借钱给朋友或亲戚,在很多人看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有时候,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特别是当这笔钱借出去已经十几年了,对方还没还你的时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真实的案例,看看13年前的借款还能不能要回来。案例回顾:2011年12月7日,周某因为资金周转的问题向张某借了15万元,并承诺在5个月内归还。到了约定的时间,也就是2012年5月7日后,张某并没有收到还款。这一拖就是13年,直到2024年1月,张某终于决定采取行动,将周某告上了法庭,要求他还钱。法院判决……

Posted on

借条上保证人承诺“提供无限期偿还担保责任”,是真的无限期吗?

在生活中,借钱给朋友或者家人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为了保险起见,还会找一个保证人来担保这笔借款。但是,当借条上的保证人写着“提供无限期偿还担保责任”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真的意味着保证人要一直承担这个责任,直到债务还清为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一、什么是“无限期偿还担保责任”?首先,“无限期偿还担保责任”听起来好像是说,只要借款人没有把钱还清,保证人就要一直承担责任。但实际上,法律对于这种表述是有特别规定的,并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那样“无限期”。二、法律规定……

Posted on

欠款不还去法院起诉,都是先调解吗?

遇到别人借钱不还的情况时,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那么,当你决定去法院起诉欠款人时,是不是法院都会先进行调解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法院调解的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不仅可以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法院会优先考虑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纠纷。二、欠款纠纷的调解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这就意味着,在正式进入诉讼程序之前,法院往往会先组织一次调解会议,试图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三、调解不成怎么办?……

Posted on

别人欠父母的钱,父母去世后子女可以要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财务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债务问题。有时候,当我们父母去世后,可能会发现有人欠了他们钱,这时候作为子女,我们是否可以去要回这笔钱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一、法律依据。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一个人去世后,其遗产(包括债权)将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这意味着,如果你的父母去世了,他们生前拥有的债权,也就是别人欠他们的钱,是可以由他们的继承人——也就是你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子女来继承的。二、债权继承。债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是可以被继承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父母去世了,而他们生前有债权存在,那么作为子女,你可以继承这笔债权。继承债权后,你就有了向债务人追讨债务的权利。三、继承程序……

Posted on

对方公司资不抵债如何讨债务?

如果遇到对方公司资不抵债,也就是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的情况,对于债权人来说无疑是个头疼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困境,债权人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步骤。一、了解资不抵债的定义。首先,我们要明白“资不抵债”的含义。当一家公司的全部资产价值低于它所欠的债务总额时,就称为资不抵债。此时,公司可能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二、初步应对措施。当你意识到对方公司可能资不抵债时,可以采取以下初步行动……

Posted on

债权人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要求提前清偿债务,这一要求是否合理?

有时,债权人可能会出于种种考虑,提出要求债务人提前偿还债务。那么,这样的要求到底合不合理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为什么债权人会要求提前清偿债务?债权人要求提前清偿债务,往往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财务安全考虑:如果债权人发现债务人的经营状况恶化,担心债务人可能无法按时还款,便可能要求提前清偿,以减少自身风险。现金流需求:有时候,债权人自己也需要资金周转,此时他们可能会希望尽快收回借出去的钱。市场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利率上升或经济形势不佳,可能导致债权人调整其资金使用策略,从而要求提前还款。信任危机:如果债务人出现了不诚信的行为,如隐瞒资产、转移财产等,债权人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可能会要求提前清偿债务。二、提前清偿债务的要求是否合理?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提前清偿债务的要求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Posted on

货款欠款转化为借条有效吗?

买卖双方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结清货款,从而产生了欠款。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可能会同意将欠款转化为借款,并以借条的形式重新确立债权债务关系。那么,这种转化是否有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一、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之间将货款欠款转化为借款的行为并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因此是有效的。具体来说,将货款欠款转为借款,实际上是假设货款已经偿还,然后由收款人再将所收货款出借给付款人,这样货款之债便转化为借款之债,从而获得准用借款之债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效果。二、实际案例。我们可以参考一个实际案例来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张先生向李先生采购了一批货物,但由于资金周转问题,未能按时支付货款。为了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双方同意将欠款转化为借款,并签订了新的借条。之后,由于张先生未能按借条约定的期限还款,李先生将张先生诉至法院。最终……

Posted on

债权债务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相互抵消?

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债权债务的关系时常会发生,而当双方互负债务时,可能会考虑到债务抵消的问题。那么,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债权债务可以相互抵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一、什么是债务抵消?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债务抵消。简单来说,债务抵消就是当两个合同当事人之间互相持有债权和债务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依法定程序,将各自的债权和债务在一定金额范围内进行冲抵,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各自的债务负担。二、债务抵消的基本条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债务抵消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Posted on

未约定还款期限,借款还能要回来吗?

在生活中,借款是很常见的情况,有时候因为关系好或者一时疏忽,借条上并没有明确约定还款期限。那么,这种情况下,借款还能要回来吗?本文将为你详细解答这个问题。一、法律规定。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同时,《民法典》还指出,“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二、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处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应该如何处理……

Posted on

债务转移后新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怎么解决?

在生活中,有时候债务人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债务,这时可能会选择将债务转移给第三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债务人。然而,如果债务转移后,新债务人却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一、什么是债务转移?首先,我们要明白债务转移的基本概念。债务转移是指原债务人将其债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债务人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应当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否则转移无效。这表明,债务转移是一个需要三方(原债务人、新债务人和债权人)共同参与的过程。二、新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原因。新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财务状况恶化、误解债务责任或是有意逃避债务等。不论原因是什么,债权人都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三、债权人如何应对?……

Post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