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新的用人单位撤销录用,求职者已离职的损失谁来承担?_灰犀牛普法

新的用人单位撤销录用,求职者已离职的损失谁来承担?

在求职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已经收到录用通知,并为此做出了相应的准备,比如辞职,但最后却被新的用人单位告知录用取消。这种情况不仅让求职者感到沮丧,还可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那么,当新的用人单位撤销录用时,求职者已经离职的损失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一、撤销录用的法律性质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即求职者收到的录用通知(Offer)在法律上并不等同于正式的劳动合同。但是,录用通知在法律上被视为用人单位向求职者发出的建立劳动关系的要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一方发出要约后,另一方表示接受(如回复同意入职),则形成了初步的契约关系。在这个阶段,任何一方单方面撤销约定都将被视为违约行为。

二、求职者的损失

当求职者基于录用通知与原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后,如果新的用人单位单方面撤销录用,将会给求职者带来多方面的损失:

  1. 失业期间的收入损失:求职者在失业期间失去了原本的工资收入。
  2. 寻找新工作的成本:包括但不限于简历制作、交通费、面试服装等。
  3. 精神压力:失去预期工作机会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不容忽视。

三、用人单位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如果有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到撤销录用的情形,用人单位的行为显然违背了诚信原则,因此需要对求职者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四、具体赔偿范围

赔偿的范围通常包括:

  1. 误工费:求职者因录用通知而辞职所导致的失业期间的收入损失。
  2. 交通费、住宿费:求职者为了入职新公司而产生的合理费用。
  3. 其他相关损失:例如,求职者可能为了入职新公司放弃了其他的工作机会,这部分机会成本也可能被纳入赔偿范围内。

五、案例分析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黄先生应聘了A公司的项目经理职位,并收到了录用通知。在办理完原单位的离职手续后,A公司却以笔试不合格为由拒绝录用。黄先生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了赔偿,尽管他的精神损失和再择业后收入降低的部分未能得到支持,但他还是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

六、求职者的维权路径

当遇到用人单位撤销录用时,求职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协商解决: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争取通过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2. 法律途径: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七、结语

总之,在求职过程中,收到录用通知后一定要谨慎行事,尽量等到所有入职手续都办妥后再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更加谨慎地发出录用通知,一旦发出,就应该认真履行,以免给求职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对于求职者而言,了解自己的权利,并在必要时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是结合政策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当您面对法律问题时,建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正确的方式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